• 青春色彩

    青春色彩   ○吴诗荣大学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很多人都这么说,确实对我而言,它促成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当初没有读大学,现在肯定也在某个地方,生活和工作,但却不会遇到后来那么多可爱的人和那么多有趣的事了。研究生毕业后有机会担任了辅导员,带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自己也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每次看到这些可爱的学生,不免感叹时光荏苒,不由想起自己大学的日子,虽时隔多年,思绪回转,那一幕幕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清晰可见。  上大学前,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十公里路程,坐汽车半小时,每年也只有逢年过节重大节日才去一次,十几年下来,总数屈指可数。考上大学,是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要十几个小时。那时铁路交通还不是那么便捷和畅通,由于家在南方,来中部上学,没有直达火车,需要在中途中转。那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里尽可能把一些费用省下来给我当伙食费,但是怎样让我安全到校,着实让父母愁了一把,直接送到学校吧,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让我独自一个人去呢,毕竟路途有些远,担心一个人在路上不安全,放心不下。  最后,家里商量半天,决定送我一半,我自己单独走一半,就是让父亲把我送到中转站,然后我在中转站上车后直接去学校。这样既能省点钱,又可基本上保障我在路上的安全。后来大学毕业后,父亲每说起这事,几度哽咽,因当时没有把我送到学校,心里感到十分内疚。如果不是家境所迫,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孩子。我每次都会安慰父亲说,爸,有的路总要一个人去走,再说那时都长大了,后来不挺顺利的吗。从小到大,父亲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打拼,以支撑家里的生活,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加上父亲平时寡言少语,很少有长时间的交流,心中存有和父亲在一起的画面不多,但那次车站中转和父亲的谈心,车开时向我挥手道别的不舍,和转身那一刹那的抹泪,是感触最深,最难忘的。  到学校后,用了大半天时间把全部报到手续办完。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人山人海,有一个人来的,也有家长陪同的,这场面还是头一次见,挺兴奋,也有些紧张。兴奋,是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紧张,是将要在这里度过四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能否学好,不知道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像是从天而降,一下飞了进来,塞满了我的脑海。还好是一掠而过,毕竟,还没到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楚,再说光想又有什么用呢。  报到手续完成,拎着包到了宿舍,四楼,六人间,上下铺,中间一个大的桌子,厕所在楼道两边,公用。我到得不算早,开门时,宿舍其他五人已来了四人,随后很快也就全部到齐了,六个人里,有高矮胖瘦,当时想,学校分得还挺均匀。宿舍几个,三个本省的,三个外省的,普通话说得都还可以,虽然其中难免夹杂着几句各自的方言,但彼此之间连猜带蒙都能明白对方说的意思,几番交谈下来,已打成一片,像多年老友相聚重逢。  之后,上课、自习、出去玩,都是约着一起,教室和图书馆的座位也是挨着;哪个有困难,其他人都会主动帮一把;哪个有好事,其他几个便联合“宰他”,让他请客;有替占过座位,有替打过开水,有替抄过作业,有替喊过签到;谈恋爱遇到难题的,其他几个连夜开卧谈会帮忙想办法;工作还没有着落的,其他几个用IC卡电话向好友推荐。六个人之间有过欢笑,有过悲伤;有过被误解的矛盾,有过释然后的开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六个人已变成了一个人。毕业离校的前一天晚上,宿舍几个一起回忆了以前的点点滴滴,边聊边喝,喝得不能再喝了才散。路上用手搭着彼此的肩膀,高声吼着只有自己能听懂的歌,摇摇摆摆回到宿舍,各自躺在床上,偷偷落泪,不知何时睡去,只希望第二天醒来,回到四年前开学的那一天。  宿舍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天南地北的人被随机分在一起,在大约十平方米的空间里,用四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生活,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习惯,从习惯到分别,从分别到难忘。  加入了两个社团。由于社团比较符合个人兴趣,大一上学期加入,大三下学期才退出,做得时间比较长,从成员到后来的部门负责人,也算小有成就。加入的原因,一是想丰富课外生活,认识一些新的跨年级跨专业的同学;二是想培养和锻炼表达自我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近三年的社团活动,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方式,扩宽了校园交往的范围,也满足了个人的兴趣。有得也有失。社团活动同时占用了我很多业余时间,有时候为了一个紧急活动,要熬夜完成。记得有一次,晚自习回来后突然接到社团通知,第二条早上有个活动,要当晚赶制一个展板,由于时间仓促,做到宿舍熄灯了,还没搞好,于是一个人在走廊上借着灯光接着做,做完后再拿到楼下放到相应展位,全部搞完回到宿舍,已是凌晨一点多,室友都酣然入睡。那时不觉得多苦,也做得心甘情愿。  大学的书好多,课程也好多。有的书拿到后是懵的——这门课要讲什么?这种感觉不光是我一个人有,很多人都有。后来,才逐渐明白,大学要学所在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解专业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所以,有了微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货币金融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这些全新课程,以前没听过,记得当时老师第一堂课一上来就这个理论、那个案例,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管理学之父的,我头脑一片空白,找不到边,这老师讲的完全不知道啊,特别是当课堂有同学能够回应老师的思路和话题时,就更慌,心想,完了,这个别人都知道,渺小感、自卑感一下子就上来了,顿时觉得压力好大。  不懂怎么办呢?查资料。那时国内互联网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不像现在这么便捷,可以随时随地快速获取信息,所以,为了学好课本知识、跟上老师讲课节奏,平时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图书馆查阅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后来,大学的课程都一次性及格了,有的分数还挺高,学习成绩总体上还不错,每年学院评选,都能获得奖状和奖金。获得的奖励,那是一种肯定,一种荣誉,一种内心的满足。  大学期间,有各种事:班级的、社团的、集体的和个人的,但学习始终没有落下。大一下学期开始由于成绩突出,被选为班级学习委员,一直持续到大四。学习成绩挺好的,班级甚至年级不少同学经常问我学习是不是有什么方法、技巧。其实,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我天资有多聪明,仅仅是因为大学课程的考试不会特别难,加上上课我经常坐在第一排,平时比别人多花了一点时间在课程学习上而已。平时没有课,会去图书馆看看感兴趣的书;周六周日,也会花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在教室看书,有时教室就我一个人,也会想出去玩,但有坚持就有收获。  成绩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也要感谢班级。班级人数不多,三十多人,算是个小班,经过第一次班会的自我介绍,加上一个星期课,相互之间就认识得差不多了。班级同学很友好,关系很融洽,特别是班长和团支书,性格开朗,从不计较,带着全班有说有笑,也不时地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很容易进入状态,没有什么额外压力,学习效率高。  担任学习委员以后,成为班委一员,协助班长和团支书开展班级活动。慢慢体会到,开展一次班级活动不容易,要开好,就更不容易了,每次班级活动希望每个人都能参加,但有同学因其他事不能参加却也往往只能作罢。在宿舍和社团的夹击下,班级似乎以一种可有可无,若隐若现的方式存在。若宿舍活动、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同时开展,往往选择了前两个而放弃了最后一个。  大学班级的意义在哪里,难道只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这个问题想了很久,长时间也没有想明白。直至几年前班级聚会,重返母校,举着鲜红的标语,穿着印有班级代码的定制T恤,才忽然间感到,那个曾经不起眼、被忽视甚至无视的班集体才是自己留在大学里抹不掉的印记,那些以为没有意思、不愿意参加的班团活动才是永远聊不完的话题。  课堂、宿舍、社团、班级,开学,期末,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参加过很多活动,经历过不同考试,走着走着,就到了大四,到了和大学说再见的时候。难过、不舍、拥抱、泪水,在那一刻,感情的阀门再也无法控制,离别的情绪全部涌上心头。四年时光,很长,也很短,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操场上的欢笑,被窝里的泪水,还有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不经意间,像拂过脸庞的轻风,即将渐渐远去,慢慢变成往昔。  大学四年,充实了我的青春,不断在尝试中探索、在磕碰中前行。如果要问大学收获了些什么,应该很多吧,有知识,有阅历,有同学情、有师生情,还有爱情,珍惜彼此,相扶相伴。青春,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哪种滋味更多些呢,说不上来,只是感觉在那懵懂激扬的年龄里,大学给予了我人生多样的记忆,青春交织的色彩,如家常菜肴,念念不忘,似空中烟火,五彩斑斓。

  • 风波下的网络暴力

    风波下的网络暴力   ○赵依熔现如今的微博热搜几乎已成了流量的代表,而从热搜榜的任务和事件当中不难发现,大多时候都是娱乐圈明星及其身上发生的事情,而近两年来随着综艺节目的多样化和新颖化,越来越多的热搜话题都来源于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这档综艺节目在两个月的话题也是不断,而近期的一个游戏环节更是使舆论达到了顶峰。因为喜剧演员潘长江不认识当红流量小生蔡徐坤而遭到网络抨击,随后蔡徐坤留言并发表声明,本以为在多方的调解下,该事件会以潘长江最后的删博回应而终结,但印小天的微博评论又掀起了一次热潮……三天的时间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不得不关注起事件背后折射出的网络现象。  从一开始的综艺节目说起,节目中拿出流量新星的照片让老艺术家来辨认,虽说是为了娱乐,呈现所谓的节目效果,但其意图难免透露出一丝讽刺意味,含沙射影地展现老艺术家与流量新秀的交锋。当局者无心,有心者却抓住其不放,质疑、挖苦的声音不断。一个是从事多年艺术工作的资深喜剧演员,一个是今年新起的当红歌手,两人的发展方向截然不同,不认识自然是说得过去的。也许在以后的工作中,两人会因为某个合作结识,或许还会有很深的交情,而现在的两个人因为网络攻击以这样尴尬的方式认识,失去了很多友好相识、同台合作的机会,这是其中一点的不好。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印小天发出微博后收到的评论。报道称其为:“评论翻车”,仅仅是一篇报答对潘老师的心疼之语,却成为了群嘲对象,很多网友的留言无外乎是吐槽印小天“真是忘了自己当年被插刀的事”“怎么不心疼一下蔡徐坤呢?”等等,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震惊,网友们有谁是真正了解所谓“插刀事件”的真相的,又有谁是真正了解此次风波背后的真实情况的,发出这样的微博总是有其当事人的理由,很多参与舆论风向讨论的网友对于并不清楚的情况而轻率地发表言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我看来,印小天的话其实并无大碍,让一个从业多年的老艺术家通过删除微博来平息这样的风波,我并不觉得是多好的结果,它反而令人唏嘘感叹,与事件相关联的三个人在整个事件中,谁都没有做错的地方,错的是舆论导向和不负责任的胡乱攻击。  这其实可以算得上是一次网络暴力事件了,我们所了解到的网络暴力事件已不是一件两件了。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因此造成极大创伤的后果,但仍有键盘侠或是无知黑粉的存在,并使用各种言语给他人造成伤害,难道只有真的造成一些不可弥补的后果才会使人警醒吗?网络暴力向来无情可怕,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但愿在流量当道的网络时代,有的只是对美好艺术的赞美和对所有用心努力的艺术工作者的尊敬。去掉网络暴力伤害,我们会发现更多缤纷的艺术和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 我想要绿子那样的爱

    我想要绿子那样的爱   ○赵雪纯村上是为数不多的不让人压抑的日本知名作家,《挪威的森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文末绿子对渡边君说的那句“你现在在哪?”一句包含了原谅、理解、包容、承担和责任的话,当然更多的是绿子对渡边君深深的爱。我更加羡慕他们面对火灾在阳台上一起弹吉他的豁达和洒脱,那时的他们,已经有了一种灵魂的交流和依托。  关于爱情,我基本上是从书本里学习的。但我们的文学作品走到这一步就像人对爱情的认识那样,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在这段时间里,认识不断变化,不断深化,不断复杂,就更加的一言难尽,包含万物。  起初,是出于生理本身的“爱”,与其说是一种爱,不如说是一种本能,本能的要繁育后代。爱的没有理由,爱的很随意、很短暂。这种爱体现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滥交和狂热的躁动,一切都是创世之初的惊喜和好奇,或是近乎一种疯狂。这种疯狂,在后来拉美文学大爆炸时期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深有体现。如今细想,《百年孤独》与古希腊神话竟如此的相似,一样的被神谕诅咒的一生,一样疯狂不近乎常理的故事情节,一样放荡混乱的生活,一样只有出自本能的性爱。结局呢?那个叫马孔多的小镇被一阵风吹走了,从此消失,只留下那关于百年孤独的传说。或许可以称之为启蒙吧?人类最开始认识自己的启蒙,认识到人类自己的物种是什么样子,认识到人最初的本性。  再接着呢?在人类发展史上,人认识到自己之后,产生了羞耻的心理,知道用树叶、毛皮等遮住隐私部位。那文学作品呢?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一定是那个时期经济社会的产物,这句很红很专的话用文艺一点的语言来说是: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近乎疯狂地、毫无保留地释放自己之后,西方文化又进入了另一种及其保守的极端。一种在基督教统治下近乎灭绝人性的保守。这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呢?信仰至上,但也不失反抗。那被教条化和压抑着的人性,是《荆棘鸟》中拉尔夫的无奈,戴恩对基督教的信仰,但这一切对于梅吉来说肯定是痛苦的。当她得知自己的儿子戴恩决心做一名牧师时近发疯的内心独白,或许是对基督教教条最真实的憎恨。  只能说感谢一代又一代启蒙家们、思想家们。或许是从《简爱》开始,又或是更早。在勃朗特姐妹那个时代,爱情变成一件高尚纯洁的事情,伴着青涩的跳动和傍晚的余晖,以及对内心的拷问和纠结。爱情的定义和心绪越来越复杂,不仅是简单的人的本能或者极度禁欲时的诋毁,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心跳。因为爱情,人们便有了关于爱的一切喜怒哀乐,就有了关于爱的作品。《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可以说是两部完美诠释爱情来临的挣扎和争取的作品了,细腻的心理描写慢镜头似的展示主人公的感情进展,我们就像跟着女主谈了场恋爱似的纠结缠绵,切身地感受着吸引和爱情这两个词。这种主导爱情的自主和坦荡,与林语堂《京华烟云》中木兰的人物形象不谋而合。林语堂,这个写出近代《红楼梦》的作家,对于书中木兰这个角色,明显是偏爱的。木兰敢爱敢恨,洒脱却又不失传统大家闺秀的气质,古今中西风韵兼具的可怜人。似乎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之后,中外文学关于爱情的定义和纠葛在文学作品中有了某种默契的统一。  依稀记得张爱玲在其某篇小说中提到,中国文学作品中关于性爱有很多描写,但在外国古代文学中却很少见。我想,这可能是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女性只是一个生殖工具,女性地位低下导致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两种极端,但在小说中还是以娼妓、母夜叉为主。但外国文学受基督教禁欲影响,几乎闭口不谈。不论怎样,爱情在千年的探讨中,回到了一个正常的话题,我们可以更真诚地去表达,去记述,听从自己的本心。于是,关于爱,我们有了更多的可以说的故事。

  • 丁子祺作品

    丁子祺作品